新闻资讯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文章详情
一根针绣出蜀绣新天地
作者:网站管理员 来源:本站原创 日期:2012-09-13 09:54:20 点击:2200 属于:大师风采
30年前,巨幅双面蜀绣《芙蓉鲤鱼》挂入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。这幅长4.4米、高1.7米,共计32条鲤鱼的蜀绣作品,每每让经过的人惊叹。
30年后,蜀绣再次进入人民大会堂。今年7月,蜀绣作品《秋色高原》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,再一次展示出蜀绣的魅力。
蜀绣又称“川绣”,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,也是与苏绣、湘绣、粤绣齐名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。根据三星堆出土文物考证,蜀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曾沿茶马古道传播到中东和欧洲。近年来,蜀绣一直在探寻传承中的发展之路。而今,伴随着精品增多、人才涌现、市场扩大,古老的蜀绣走出一片新天地。
□本报记者 陈四四
精品力作层出不穷
走进位于成都文殊坊的梦苑蜀绣,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蜀绣作品。
“这几年,蜀绣更加红红火火。”四川工艺美术大师孟德芝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本刚出版的画册,里面收录着装饰人民大会堂的蜀绣作品 《秋色高原》。长7.5米、高3.4米,采用1000多种颜色的丝线,34名技法精湛的蜀绣艺人耗时3个多月才完成的《秋色高原》,堪称四川历史上难度最大的巨幅蜀绣之一。
除《秋色高原》外,近年来蜀绣精品力作层出不穷。
2006年6月,首届非遗节在成都开幕,孟德芝和学生在非遗节上现场绣制《太阳神鸟》,吸引了众多关注。同年10月,文殊坊开街,在一个巨大的玻璃房中,孟德芝等16位绣工连续7个月绣制一幅面积55平方米的《老成都地图》,如今陈列在成都会馆中。
11日开展的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上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展示了芙蓉鲤鱼四幅绣屏、红楼群芳图等作品。截至目前,郝淑萍独立绣制和与他人合作的双面绣《竹林马鸡》、单面绣《芙蓉锦鲤》、单面绣《双美图》、蜀绣针法图《昭君出塞》等作品被国家博物馆、中国工艺美术馆、国家图书馆、国家文物局、四川博物院等收藏。她绣制的蜀绣艺术品被我国领导人赠送国外元首及友人,其作品被英国、美国、日本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法国、古巴、朝鲜、马来西亚等博物馆收藏。
高校开办蜀绣专业
从开办工作室招收学生到与高校开办蜀绣专业,蜀绣传承打破了传统的师带徒方式,开始向专业化、全方位发展。如今,全省专业从事刺绣技艺人员有2000多人。
岳亚林是孟德芝的学生,自2005年起就跟随孟德芝学艺,从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新人成长为重点培养的苗子之一。
开办工作室招收学员传承蜀绣技艺,并非孟德芝的独创。早在2002年,郝淑萍就率先走出这一步。10年来,她已培养出6个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、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2个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目前,她的工作室还有30多个学生在学习。
2010年,郝淑萍工作室与华西现代职业学院联合开办蜀绣专业,她亲自为学生授课。3年来,该专业共招收了18名学生。
这些学生,被郝淑萍称为“新一代蜀绣人”。与传统方法带出的绣工不同,他们不仅会刺绣,还会设计、绘画,创作的作品均是自己设计自己刺绣的。这意味着,他们更具创新精神与能力。郝淑萍说,刚入学时这些学生一点不会刺绣,如今已创造出雪花针、方钉针等多种针法,他们的作品也经常在全国参展获奖。
产业园探路一体化
梦苑蜀绣里一件摆件《双面异色鱼》标价3万多元,已经被人买下。这并不是卖价最高的作品。郝淑萍工作室绣制的单面蜀绣精品 《红楼群芳图》、《夜宴图》则卖出上百万元的高价。
蜀绣大师开办的工作室或公司,主要走的是中高端路线。他们生产的蜀绣作品,主要为旅游纪念品、收藏品和高档家庭装饰品,探索出“公司+基地+绣工”的运作模式。
“蜀绣产业要发展,不能光走中高端路线,还要丰富品种,开发大众蜀绣。”在郫县工商联蜀绣产业商会副会长邓学周看来,蜀绣全靠手工刺绣,生产周期长、成本高,导致价格偏高。把价格降下来,才能进一步做大蜀绣市场。
今年内将动工建设的郫县蜀绣文化产业园,承载着大力发展蜀绣产业的梦想。邓学周说,占地300亩的蜀绣文化产业园包括蜀绣制作体验区、展示蜀绣藏品的博物馆区、衍生产品展示区、第三产业服务区等,将整合蜀绣研发、生产基地,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蜀绣产业集群。未来,产业园将提供丝线、染料、绷架、各式框架及包装产品等围绕蜀绣的各种产品,还将提供技术、专利、设计以及人员培训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,创建遍布欧美、日、韩、东盟等地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,发展连锁经营、代理、艺术品画廊展销和拍卖等多种流通形式。
在新出台的 《成都市关于振兴蜀绣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中,记者看到蜀绣最新的发展目标:到2015年,将建成蜀绣产业核心发展区和覆盖全域的生产网络,实现蜀绣全产业链产值达15亿元,培育5家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,带动8万人就业。
30年后,蜀绣再次进入人民大会堂。今年7月,蜀绣作品《秋色高原》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,再一次展示出蜀绣的魅力。
蜀绣又称“川绣”,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,也是与苏绣、湘绣、粤绣齐名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。根据三星堆出土文物考证,蜀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曾沿茶马古道传播到中东和欧洲。近年来,蜀绣一直在探寻传承中的发展之路。而今,伴随着精品增多、人才涌现、市场扩大,古老的蜀绣走出一片新天地。
□本报记者 陈四四
精品力作层出不穷
走进位于成都文殊坊的梦苑蜀绣,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蜀绣作品。
“这几年,蜀绣更加红红火火。”四川工艺美术大师孟德芝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本刚出版的画册,里面收录着装饰人民大会堂的蜀绣作品 《秋色高原》。长7.5米、高3.4米,采用1000多种颜色的丝线,34名技法精湛的蜀绣艺人耗时3个多月才完成的《秋色高原》,堪称四川历史上难度最大的巨幅蜀绣之一。
除《秋色高原》外,近年来蜀绣精品力作层出不穷。
2006年6月,首届非遗节在成都开幕,孟德芝和学生在非遗节上现场绣制《太阳神鸟》,吸引了众多关注。同年10月,文殊坊开街,在一个巨大的玻璃房中,孟德芝等16位绣工连续7个月绣制一幅面积55平方米的《老成都地图》,如今陈列在成都会馆中。
11日开展的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上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展示了芙蓉鲤鱼四幅绣屏、红楼群芳图等作品。截至目前,郝淑萍独立绣制和与他人合作的双面绣《竹林马鸡》、单面绣《芙蓉锦鲤》、单面绣《双美图》、蜀绣针法图《昭君出塞》等作品被国家博物馆、中国工艺美术馆、国家图书馆、国家文物局、四川博物院等收藏。她绣制的蜀绣艺术品被我国领导人赠送国外元首及友人,其作品被英国、美国、日本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法国、古巴、朝鲜、马来西亚等博物馆收藏。
高校开办蜀绣专业
从开办工作室招收学生到与高校开办蜀绣专业,蜀绣传承打破了传统的师带徒方式,开始向专业化、全方位发展。如今,全省专业从事刺绣技艺人员有2000多人。
岳亚林是孟德芝的学生,自2005年起就跟随孟德芝学艺,从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新人成长为重点培养的苗子之一。
开办工作室招收学员传承蜀绣技艺,并非孟德芝的独创。早在2002年,郝淑萍就率先走出这一步。10年来,她已培养出6个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、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2个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目前,她的工作室还有30多个学生在学习。
2010年,郝淑萍工作室与华西现代职业学院联合开办蜀绣专业,她亲自为学生授课。3年来,该专业共招收了18名学生。
这些学生,被郝淑萍称为“新一代蜀绣人”。与传统方法带出的绣工不同,他们不仅会刺绣,还会设计、绘画,创作的作品均是自己设计自己刺绣的。这意味着,他们更具创新精神与能力。郝淑萍说,刚入学时这些学生一点不会刺绣,如今已创造出雪花针、方钉针等多种针法,他们的作品也经常在全国参展获奖。
产业园探路一体化
梦苑蜀绣里一件摆件《双面异色鱼》标价3万多元,已经被人买下。这并不是卖价最高的作品。郝淑萍工作室绣制的单面蜀绣精品 《红楼群芳图》、《夜宴图》则卖出上百万元的高价。
蜀绣大师开办的工作室或公司,主要走的是中高端路线。他们生产的蜀绣作品,主要为旅游纪念品、收藏品和高档家庭装饰品,探索出“公司+基地+绣工”的运作模式。
“蜀绣产业要发展,不能光走中高端路线,还要丰富品种,开发大众蜀绣。”在郫县工商联蜀绣产业商会副会长邓学周看来,蜀绣全靠手工刺绣,生产周期长、成本高,导致价格偏高。把价格降下来,才能进一步做大蜀绣市场。
今年内将动工建设的郫县蜀绣文化产业园,承载着大力发展蜀绣产业的梦想。邓学周说,占地300亩的蜀绣文化产业园包括蜀绣制作体验区、展示蜀绣藏品的博物馆区、衍生产品展示区、第三产业服务区等,将整合蜀绣研发、生产基地,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蜀绣产业集群。未来,产业园将提供丝线、染料、绷架、各式框架及包装产品等围绕蜀绣的各种产品,还将提供技术、专利、设计以及人员培训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,创建遍布欧美、日、韩、东盟等地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,发展连锁经营、代理、艺术品画廊展销和拍卖等多种流通形式。
在新出台的 《成都市关于振兴蜀绣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中,记者看到蜀绣最新的发展目标:到2015年,将建成蜀绣产业核心发展区和覆盖全域的生产网络,实现蜀绣全产业链产值达15亿元,培育5家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,带动8万人就业。
下一文章:蜀锦传承乏人 大师“孤独”求才